过往展览

《浮生·若梦》

黄意会 | 王崇学
2023年4月01日 – 5月13日
9点 – 6点

话对 The Conversation, 1999, Mixed media, 151cm x 70cm, Ng Yak Whee

《话对》, 1999, 综合媒材, 151cm x 70cm, 黄意会

展览详情:
《浮生·若梦》
2023年4月01日 – 5月13日
9点 – 6点

艺术家:
黄意会
王崇学

策展人:
张鹤馨
石芮豪

品艺画廊:
新加坡银行
63 Market Street
Bank of Singapore Centre
#01-01
新加坡 048942

展览画册:
《浮生·若梦DREAMS AWAIT》

《浮生·若梦》双人画展:探索生命的艺术之旅

随着疫情的结束,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过去三年的经历宛如一场不堪回首的梦魇。而如今,世界依然充满了无常与不确定性。

古人云: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

在这短暂的人生路途上,我们都是寄居的客旅,在生命沉浮之间,能找到自己心安之处的人是何其幸运!

艺术家们的独特语言
《浮生·若梦》双人画展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两位在艺术中笃定前行的艺术家。通过展出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观众们将会看到艺术家们是如何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对社会学、哲学以及美学等方面的主题进行思考和表达。

本次展出的两位艺术家为:
• 黄意会(1954) 布面油画 题材涵盖1980年至2022年间创作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品

• 王崇学(1975)布面油画 题材为2020年创作的三幅《透》系列作品

两位艺术家来自不同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背景,却都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创作当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黄意会的多变风格与超现实技法
黄意会的作品风格多变,从抽象写意的山水,到灵动跳脱的人物,其丰富的题材和超现实主义的返璞归真的技法,让人不禁感叹:这不就是东方的马克·夏加尔么!

“时间是一把利刀,刮尽美丽的从前。”
这是黄意会口中呢喃的诗句,寥寥数字,道尽人世的沧桑与无奈。

王崇学的“点”画艺术与古今关联
王崇学的作品则是有种滴水穿石般的笃定与执着。长达十七年的坚持用最单纯的“点”进行,形成了艺术家独特而不可复制的绘画语言。借用中国古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以及花、鸟的组合进行再创作,让传统和当下发生关系,以古喻今。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面对纷扰无常的世界,艺术家们选择一如既往坚守在自己精神家园中,一次次破茧重生,让生命力在画布上绽放出光芒,与世人对话,享受那份属于灵魂深处的心照不宣。

黄意会

《时间走过》

1988
油画
130cm x 103cm

《时间走过》, 1988, 油画, 130cm x 103cm

《向前看》

1993
油画
80cm x 70cm

《向前看》, 1993, 油画, 80cm x 70cm

《命运》

2006
综合媒材
130cm x 100cm

《命运》, 2006, 综合媒材, 130cm x 100cm

《孤椅》

2019
油画
70cm x 60cm

《孤椅》, 2019, 油画, 70cm x 60cm

《某人系列 NO.1》

2006
油画
10cm x 12cm

《某人系列 NO.1》, 2006, 油画, 10cm x 12cm

《某人系列 NO.4》

2016
油画
10cm x 12cm

《某人系列 NO.4》, 2016, 油画, 10cm x 12cm

王崇学

《透.15.07.2020》

2020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透.15.07.2020, 2020》,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透.18.06.2020》

2020
亚麻布油画
80cm x 100cm

《透.18.06.2020》, 2020, 亚麻布油画, 80cm x 100cm

《透.10.08.2020》

2020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透.10.08.2020》, 2020,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透.28.07.2013》

2013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透.28.07.2013》, 2013,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透.10.09.2015》

2015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透.10.09.2015》, 2015,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透.07.07.2017》

2017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透.07.07.2017》, 2017, 亚麻布油画, 120cm x 120cm

关于艺术家

Ng Yak Whee 黄意会

黄意会的艺术之旅

新加坡人,新加坡南洋大学生物系荣誉学位(1979年)。他自幼喜欢艺术创作,毕业后追随内心的呼召,成为了一名职业画家。

自由与表达:黄意会的绘画风格
黄意会的作品风格受艺术大师马克·夏加尔 (Marc Chagall) 的影响,游离于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多流派间,作品形式包括油画、丙烯画、水墨画、纸板刻画、数码摄影等,他的画放弃用传统的单一视角来观察物体,将不同视点统合在同个画面,呈现出梦幻、象征性的手法与色彩。黄意会作画时并不预先打稿,只让笔随意走。意大利评论家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 将这一类作品称为「开放的艺术作品」(L’oeuvre Ouverte),因为艺术家总是借用「非形」、失序、偶然、以及不确定性(indetermination) 试图展开一场「成形」与「开放」之间的辩证。因此,我们总会看到黄意会画中的山水即将成型之际,却被情感澎湃的强烈色彩或滴流而下的颜料解开了。正是透过这种开放性,艺术家试图描述自差的主观体会,并唤起观者记忆中的风景经验。

诗意的创作与持之以恒
自由,是黄意会绘画世界的中心意识和表现形式的主轴。他的作品没有固定题材,没有固定的符号,具象抽象两者往往融合为一。画面上的形象,或实或虚,都转化为一种超越语言的情感表达,形成一种物象之外的新秩序,给人无限的自由想象空间。

诗意,是黄意会创作表现的一个重要特质。色彩和抽象,是他用笔触和图式构建的诗意语言。每一幅画都如同一首诗,在多变的形态中,有一种如梦似幻的美感。

浮生若梦,从大学毕业后,黄意会就毅然踏上了追求梦想的旅程。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他的生命中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按照本心,自由地用画笔勾勒内心的世界。然而,他从不随波逐流或自我放纵,而是始终能在当代艺术复杂又混沌的世界里,以真诚和执着,清醒地寻找属于自的艺术语言。

王崇学

王崇学的创作之路

王崇学,1974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995年至1999年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就读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师从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程丛林老师。现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特聘教授。作品多次与全球知名画廊合作举办个展、联展,参加各大艺博会,作品主要被德国、台湾、上海、成都、美国等地的美术馆、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家收藏。

透过“点”的艺术探索
在王崇学看来,艺术就是不断寻找新东西,对独特绘画语言的探索贯穿他的整个艺术系统。他力图把自己限定在一个比较有限的范围内,试图进行创作极限的突破。经过十几年日复一日对着画布施展技艺的过程中,王崇学自创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被称为“透技法”,它以一种极隐秘的方式糅合了三种后现代美学技巧:“机械复制”、“图像拼贴”和“传统挪用”。王崇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借用了当代性很强的“透”技法将中国传统视觉经典图像在当代消费语境中复活了。

点滴的时光,工匠精神的见证
王崇学的画中景是经年累月伴随千万次点的移动而慢慢形成的,每一个点都标识了某个时间的位置。这是视觉化了的生命时光,点点滴滴地见证了画家所付出的巨大精力,同时也见证了一种工匠精神的在场。事实上,跟程丛林先生一样,王崇学就是本着对匠人身份的认同来看待自己的工作的。他相信艺术出发于匠人的手艺,认为艺术家为手艺付出心血理所当然。在种种绘画语言中,他独以点的累积来构成画面,似乎是选择了一种笨拙的办法,不过其背后却是一份执拗,一种不肯与潮流妥协的姿态。